永新县致远学校

教师成长 / 教研教学

《课改简报》2021年秋 第四十九期 | 2021年度青年教师佳课赛课评 初中英语组

12月22日初中英语青年教师佳课赛开赛,比赛课题是:结合第二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以“exercise”为主题进行复习。参赛老师是:漆冬梅、刘倩、林莉莉、陈瑶、贺艳梅、周丹婧。

担任本组的评委老师有:肖娜娜(组长)、曾慧婷、文芳、文秋霞、陈建春。



评委组对漆冬梅老师的综合评价


课堂氛围很好,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





      1. 指令要明确;

      2. 多角度多纬度的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漆冬梅的赛课反思


在本周三我在八年级2班上了一节公开课,主题是以exercise为话题对第二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进行复习。我这节课复习的重点是对于语法频度副词进行归纳总结。在自学指导环节我让学生做了三个关于频度副词的题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语法做一些简单的回忆。导入部分是以“Weekend is coming.”为话题,让学生讨论周末的计划和打算。接着让他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频度副词。设置了一个游戏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正确的频度副词,以便了解学生对于频度副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我呈现了相应的图片以及表达,让学生自己说出表达概数的频度副词:always,often,usually,sometimes,hardly ever和never。最后把学生刚刚说过的关于频度副词的句子全部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对比,发现频度副词的使用规则,即“实前be后”。随后以同样的方式讲解了具体的次数的表达方式。小组活动环节是让学生分组调查小组成员锻炼的频率,并要求他们以后多运动以保持健康。

以下是对于这堂英语课的反思:在前面呈现环节,我直接让学生说出正确的频度副词之后就直接过了,将重点放在了单词上面。没有让学生对句型去进行操练,这也是后面时间没有把握好的最主要原因。在后面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的时候,我是直接把所有的句子都放上去,没有把实义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所在的句子分开放,导致学生在观察规律的时候不够直观。整堂课下来,节奏偏快,语速也有点快。以至于讲完知识点还有较多的时间,都让学生在做题和小组活动,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去更认真地去考虑学生的情况,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备课时也要充分考虑课堂的容量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多向同行教师学习,积极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评委组对陈瑶老师的综合评价


上课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跟学生很快的进行情感交流,写作课目的清晰明确,语法部分引导循序渐进。建议:





      1. 适当的中文一下会更好;

      2. 多展示学生的作品。







陈瑶的赛课反思


这次青年教师佳课比赛,我想从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在比赛前,看到比赛的题目之后,我就在想,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课涵盖的东西太多了,如果面面俱到,势必啥都突出不了。只能从一个小点切入,然后复习这个单元最主要的东西。根据历年来中考的题型,一般喜欢考频度副词,所以打算以频度副词这个重点切入进去。而且在确定如何切入的时候,看过很多的名师视频,看别的老师是如何调动气氛,如何导入,如何用话题调动学生的兴趣,于是采用模仿加创新的方式,决定以一场写作课来铺展开。写作是初中英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很多学生不会写英语作文,一到作文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一种框架。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不需要去背范文,背范文这种方法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写作题目,但是如果掌握写作的框架,逻辑,思路,一篇佳作其实非常容易写出来。PPT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的,PPT需要一环紧扣一环,思路清晰,学生的思路会跟随着清晰。所以这样的比赛,确实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强迫自己多去看名师视频,多去学习更多的方法。

比赛中,上课的时候,我听说八(5)班是一个英语基础在八年级中是比较差的班级,怕他们不太积极,所以把座位安排了一下,希望小组讨论可以更加积极一点。但是我发现自己给予每个小组的任务,还是不够清晰明了,导致到了最后写作那个环节,有些学生纯粹在看,每一组只有一两个学生在真正动笔,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应该要设置几个任务布置下去,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参与期中,这样子每个人都有参与感,这样更能够调动气氛。

比赛后,我希望每一个青年教师能够把这个当成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逼迫自己多去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学生其实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引导他们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评委组对刘倩老师的综合评价


这堂课内容详尽,复习点全面。建议:





      1. 应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做题;

      2. 可适当拓展。







刘倩的赛课反思


2021年12月22日,有幸参加了我校举办的青年教师佳课活动。本次上课的主题是以“exercise”为话题对第二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进行复习。本节课我从自身的weekend activities出发,利用歌曲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谈论学生的weekend activities,再通过一个小游戏复习本单元与exercise有关的短语。紧接着利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导出本节课的重点频度副词,分别是: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和never。利用柱形图比较这六个副词的区别。之后通过分组竞争游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频度副词的理解。进而利用句型“How often do you...?”来复习单位时间内事情发生的次数。最后通过小组活动呈现出来。

针对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在呈现环节,我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本单元的短语,没有让学生主动思考复习更多与exercise有关的短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复习内容过多,没有把控好时间,句型复习环节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后面当堂检测环节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再次,课堂上复习的知识点没有适当拓展。最后,复习时关注的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本堂课结束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尚可,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学生的英文书写比较潦草,以及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练习学生的英文书写。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上课节奏,并且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上课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时间把控上勤加练习,利用闹钟的形式设置好每个环节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评委组对周丹婧老师的综合评价


课堂沉稳而不失活跃,语言精炼。建议:





      1. 老师可以多走下去主动引导学生带动氛围;

      2. 激励机制要及时且有特色。







周丹婧的赛课反思


本次的赛课内容是“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以“exercise”为主题的复习课。

备课阶段,从要求“exercise”着手,联系本单元的重点句式“how often”,重点在于句式的练习。导入部分从天气越来越冷,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增强体魄引入“exercise”,自学指导部分回顾了重点的单词和词组以及频度副词。

首先让同学根据黑板上给出的例句熟悉句式,利用频度副词进行回答,各组编好自己的对话并进行小组互相练习。再出示表格,内容包括体育活动类型和成员名称,收集各自小组内成员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喜好情况,并邀请每组两名同学进行对话训练,再一次操练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最后让同学们继续完善第二个任务的表格内容,增加不同项目的频率问答,让同学们写在纸上,描述各自组员的运动情况,形成短篇报告的形式汇报。目的是想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使用“how often”句式进行口头问答和书面描述。

这节课的反思如下:本节课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以小组为单位训练对话和书写报告,在小组活动时,没有注意到部分学生的基础,导致这部分学生课堂的参与感不强,没有充分锻炼到这部分学生的读写能力,应该多设置些能让全班都有参与感的对话训练,多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在当堂训练部分,由于时间原因,没有查看多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导致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够详尽。

这节公开课结束后,了解到在今后的课堂上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对课堂内容要内化于心,重难点要在课堂反复强调,更需要从其他老师身上多多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评委组对贺艳梅老师的综合评价


这堂课形式新颖穿插了视频和音乐;在对频率副词的讲解部分处理到位。建议:





      1. 语调要有所起伏;

      2. 课堂中文偏多;

      3. 多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贺艳梅赛课反思


本周三我在八(3)班上了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的课题是“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我需要以exercise为主题上一节复习课。因为没有上过八年级的课,所以我对本节课的不是很了解,在了解了课本、查阅了一些网络资料之后,我制作好了课件。其实在培训的时候,听课的老师就已经指出过我上课语言不够精炼,过渡不够自然、不够有激情等缺点,我很想立刻改掉,但又苦于无法一下改到位,心情极为沮丧,甚至想放弃比赛。虽然每一次讲课我都很受打击,很挫败,但我还是整理心情,在同事们的鼓励完成了试讲。

通过这次的比赛,我也认识到了自身讲课中的一些不足,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不够精简,口头语太多,讲中文的时间过长;

      2. 与学生的互动不够频繁,并未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标要求;

      3. 课堂缺乏生机,并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赛结束后,针对正在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深刻的反思,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和我平时讲课中不好的习惯有密切的联系,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所讲内容,总是反复强调同一个内容,使得比赛过程中自己语言有些繁琐,不够精炼;互动不够,主要是由于平时自己私底下和学生互动不够,所以在面对别的班的学生的时候才束手无策。

总之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既磨练了基本功,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次比赛是我成长道路上一笔价值不菲的精神财富,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实践,更新教育观念,取得更进一步的成长!



评委组对林莉莉老师的综合评价


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自学指导部分检测学生的词汇给足学生时间发挥。建议:





      1. 声音要大点;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3. 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和服务性。







林莉莉的赛课反思


此次佳课赛的选题为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以“exercise”为主题的复习课。

刚拿到这个题目时我其实是比较疑惑的:这个单元的复习重点不是应该为how often这个句型以及频度副词的复习吗?以exercise为主题该怎么复习呢?我去八年级找学生借了他们的课本,仔细翻看了这个单元的单词、句型和语法,拟从what , why, how often 三个模块去复习,其中what 环节主要复习这个单元关于activity的短语,比如:play sports, watch TV, help with housework等,以及句型“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第二个环节“Why”环节可以复习interesting, fun, easy, wonderful等形容词;最后“how often”环节则是本单元的重点频度副词和句型“How often do you...?”根据这个思路着手做完课件之后发现内容过多,重难点不够突出,于是把3个模块中的第二个模块删掉了,因为这个知识点属于其他单元的重难点,可以在复习其他单元时重点复习,并且删减了how often 环节的课件页,将重点放在对exercise 相关词组的复习与操练上。增删了几页课件页之后,我的准备工作也就此结束了。

在上课过程中,我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己复习相关词组。课堂上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分组竞争,说出本单元与exercise有关的短语,小组说出的短语越多,得分也就越高。学生在课堂上也较为积极,表现较好,并且说出的短语数量也较为可观,值得表扬。之后,在短语复习完成后,通过图片的呈现,引出“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这一重点句型。通过将不同的短语代入答句,操练单词和句型。在课件旁边呈现的六个频度副词也顺势引出了第二环节的内容“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及答句所需的频度副词和单位时间内的频率次数。随后,通过题目检测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时间有限,没有做课堂小结和评价。

上完这节课,我既惊喜学生给我的反馈之积极,也反省自己准备之不足。这堂课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中文使用过多,课堂指令不够简洁明了,语言不够精炼;其次,上课音量较小,环节衔接不流畅;最后,基本功欠缺,对课本和时间的掌握不够,使得整节课重难点不够突出,课堂小结和课后评价环节缺失。

课改办


2021.12.26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