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简报》2021年秋 第二十期 | 英语组
10月20日上午,英语教研组尹志文老师和刘倩老师承担了晒课任务。尹志文在六(7)班的上课课题是“Unit 4. I Have a Pen-pal.”刘倩在七(6)班上课课题是“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bag ?”课后全组人员参加了评课会。
关于尹志文老师的课堂评价
龙泓(课改名师):尹老师上课口语标准流利,亲切大方,游戏丰富多彩。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语法不能和课文分离去讲,干讲语法学生没有代入感,离开语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该多让学生去pair-work,教师不应讲太多,应该鼓励学生去总结动词ing的几种形式;“like doing”的用法要重点讲解,可以告诉学生说,在英语习惯上两个动词不能一起用,所以后面的动词加上ing,变成动名词才可以匹配;遇到活动教师可先示范,多利用展台。
龙洁(二年级英语):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大小声游戏”操练单词时用自己制作的单词卡片操作会更生动形象;讲授重点句型“What is/ are your hobbies?”时只讲了“I like doing something”这个回答。“My hobby is / hobbies are ……“这种回答应也强调一下,考试经常会出现这种题;“like”什么情况下加s、变单三形式应再讲清楚一点;“Do a survey”环节可以把书上的表格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学生,操练时可以让学生拿着表格下位置去问同学的爱好,然后用展台汇报;这是一节单词句型新授课,个人觉得缺少一些全班学生齐读、教师带读和听录音跟读环节(英语课主要是听说读写)。
徐小玲(四年级英语):尹志文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清晰,游戏活动丰富。建议在“讲解动词加ing”时,要讲清楚在何种情况下加、如何去加 ,这样显得更具体,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龙艳红(课改名师):整堂课全英文教学,非常流畅,给我们英语老师作了好的示范!我认为在讲解“动词变ing形式”时,双写字母加ing这种情况还需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多练习一下,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但书面作业展示缺乏点直观性,激励方法也还可以更多样化。
林莉莉(七年级英语):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发现自己在给学生练习听力时的策略有很大不足。听力不仅要注重听的过程,预听和复盘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陈建春(七年级英语):尹老师声音美、 口语好,值得我们学习。
刘艳(义教部教务主任): 尹老师的课件做得很漂亮,声音很优美,发音纯正。需商讨的地方有:1、讲解语法时是否能不跟句子孤立开来讲呢?感觉在句型中练习语法可能效果会更好。2、在讲解like这个单词的用法时,可以延伸到动词的变化规则。3、“Do a survey”部分可以把学生的答案用展示台展现,让学生来纠错可能效果更佳。4、关注学生方面还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肖娜娜(课改积极分子兼英语教研组长):尹志文老师的课有着很突出的优点:教态自然,声音柔美,课堂氛围活跃,游戏形式丰富多彩,全英语口语式的教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谈两点看法:其一,游戏形式虽丰富,但要注意结合本班学生学情而量身定制,感觉游戏内容容量有点偏大。其二,“like doing something” 这个句型是重点,要特别强调和训练。
王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都要频繁的对外交流,英语的听和说往往是交流的一大障碍。作为语言,它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承载,须得从小抓起。今天尹志文老师的满堂口语,再加上个人甜美的音色,的确很能吸引学生并达到训练听说能力的目的。当然,这是在她自己所教的班级授课,尹老师或许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刻意有往这方面训练的要求,但也要循序渐进,从开始有中文解释,然后逐步过渡到全堂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另外,尹老师在课前提示学生交笔友(pen-pal)须得谨慎,这点做法很好,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不可松懈。
课中游戏的采访环节(对话),一位男生说要将“话筒”递给旁边听课的教师,可是听课老师没反应过来。其实,我们作为听课者,不应顾忌会喧宾夺主,完全可以以配角的身份参与到一些活动当中,以推高课堂气氛,这样或许会使我们的课堂产生奇特的效果。
李校长:教师个人素质不错,教态老练、从容,对课堂的把控、机变能力较强;全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课的教学方向,也利于学生学英语时的听力训练,但因接手该班英语教学时间尚短平时训练还未到位故显得学生有些跟不上,但须坚持;语法教学应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而不应割裂开来有剥皮抽茧的味道;在“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上还不到位,演版占时太多,展台纠错、课堂小结环节均未呈现,记者采访等游戏形式教学显得放不开而没有激活课堂;还要加强“读”英语的训练。
尹志文教学反思
学校举行的公开课、讲课、评课结束了。这一次公开课使我收获良多,作为一名教师,公开课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提升的机会,感悟颇深。
我上的是六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一个课时“I Have a Pen-pal.”通过这次公开课,感受到上好一节课,如下环节不可忽视。
今天同行们对我这堂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知识讲解不足的地方:
课程设计方面:
总体不足地方:
最后,英语的学习属于语言的学习,中国学生在中文的语境里要流利地使用英文难免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老师应跟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英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听得懂并敢于说。交流顺畅,流利输出,才能达到了我们学好英语语言的目的。
关于刘倩老师的课堂评价
贺艳梅(七年级英语): 刘倩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丝毫不怯场,非常地自信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对于多媒体的使用非常娴熟,各种视频或者游戏都能穿插在PPT上播放,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脉络清楚,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循序渐进,很有逻辑性。建议在单词sofa和bookcase发音时不要带儿化音,在训练学生口语上教师要做好示范。
万宇(九年级英语):刘老师教学流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与学生互动性强,学生主体性得到落实,但还需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合理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陈瑶(九年级英语):刘倩老师课堂结构合理;重难点突出,全堂课能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还通过举手让老师判断学习效果。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互动性强。
文秋霞(九年级英语):缺少学生课堂练习展示环节;应多关注相对靠后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这部分学生也有发言机会。
曾慧婷(课改积极分子):语音优美,课堂规范;能及时表扬,及时检测和巩固;有特别设计教授听力的方法;课堂活动较多。建议:板书时注意大小写;学生听听力时教师不打断学生,以免干扰其注意力。
肖娜娜(课改积极分子兼英语教研组长):刘倩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流程通畅,各环节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几点建议:1、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要出现前紧后松现象。2、当堂训练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考虑。3、方位介词可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
王冉:学生升入初中后往往会因为学习科目增加和课程的难度增加,再加上老师的转换,英语课的学习热情会相对减弱。但是,这个问题刘倩老师在今天的晒课上还是处理的很好的,英文歌曲“送螃蟹回家”和“动物运动会”的游戏、“学生对话”等活动项目确保了英语学习的热度,目标达成度也不错。本节课的当堂训练还可以改进一下,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率。
李校长:教师衣着(一身正装)朴素整洁,教态大方有亲和力;课堂容量虽然单薄,但于七(6)班学情还显得吻合;课件直观性强,加之游戏式教学配上老师的亲和力使学生学得轻松、积极、参与度高;应去除学生演板环节,代之以课堂导学案练习呈现并用展台展示纠错,这样既省时效果也好,更切合“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堂课中的小组学习、课堂小结、听力训练均未呈现是为瑕疵。
刘倩的教学反思
2021年10月20日,有幸参加了我校义教部七年级“阳光高效课堂”的晒课活动。针对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内容较薄弱,主要教学内容为“on、in、under”三个方位介词以及句型“Where Is My School-bag?”、“It’s on/in/under...”。可在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适当复习以前学过的介词并拓展这些介词的用法。在本堂课中,导入部分我没有检验每一个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导致后面的“Pair work”环节部分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的情况。在之后的教学中,应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在练习巩固环节,我根据学生学情适当加入了两个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把控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掌握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好游戏难度,合理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情况。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的听力部分,我没有处理好听力1b,没有给学生复盘的时间。在听力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猜测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可以邀请几位学生根据1b的图片描述每一物品的具体位置,这样子处理提前为学生扫除了听力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速度和理解能力。
最后,在本节课的当堂训练环节,未将当堂练习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而是直接设置在课件上并让学生板演。以后我会提前将练习打印出来并分发给学生,练习完成之后及时展示学生的作业,并且邀请学生相互纠错,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本堂课结束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尚可,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如学生的英文书写的矫正问题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营造等。
常言道,“学然后知其不足,教然后知其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刻意注意课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尽快调整教学策略。

关于尹志文老师的课堂评价
龙泓(课改名师):尹老师上课口语标准流利,亲切大方,游戏丰富多彩。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语法不能和课文分离去讲,干讲语法学生没有代入感,离开语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该多让学生去pair-work,教师不应讲太多,应该鼓励学生去总结动词ing的几种形式;“like doing”的用法要重点讲解,可以告诉学生说,在英语习惯上两个动词不能一起用,所以后面的动词加上ing,变成动名词才可以匹配;遇到活动教师可先示范,多利用展台。
龙洁(二年级英语):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大小声游戏”操练单词时用自己制作的单词卡片操作会更生动形象;讲授重点句型“What is/ are your hobbies?”时只讲了“I like doing something”这个回答。“My hobby is / hobbies are ……“这种回答应也强调一下,考试经常会出现这种题;“like”什么情况下加s、变单三形式应再讲清楚一点;“Do a survey”环节可以把书上的表格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学生,操练时可以让学生拿着表格下位置去问同学的爱好,然后用展台汇报;这是一节单词句型新授课,个人觉得缺少一些全班学生齐读、教师带读和听录音跟读环节(英语课主要是听说读写)。
徐小玲(四年级英语):尹志文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清晰,游戏活动丰富。建议在“讲解动词加ing”时,要讲清楚在何种情况下加、如何去加 ,这样显得更具体,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龙艳红(课改名师):整堂课全英文教学,非常流畅,给我们英语老师作了好的示范!我认为在讲解“动词变ing形式”时,双写字母加ing这种情况还需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多练习一下,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但书面作业展示缺乏点直观性,激励方法也还可以更多样化。
林莉莉(七年级英语):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发现自己在给学生练习听力时的策略有很大不足。听力不仅要注重听的过程,预听和复盘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陈建春(七年级英语):尹老师声音美、 口语好,值得我们学习。
刘艳(义教部教务主任): 尹老师的课件做得很漂亮,声音很优美,发音纯正。需商讨的地方有:1、讲解语法时是否能不跟句子孤立开来讲呢?感觉在句型中练习语法可能效果会更好。2、在讲解like这个单词的用法时,可以延伸到动词的变化规则。3、“Do a survey”部分可以把学生的答案用展示台展现,让学生来纠错可能效果更佳。4、关注学生方面还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肖娜娜(课改积极分子兼英语教研组长):尹志文老师的课有着很突出的优点:教态自然,声音柔美,课堂氛围活跃,游戏形式丰富多彩,全英语口语式的教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谈两点看法:其一,游戏形式虽丰富,但要注意结合本班学生学情而量身定制,感觉游戏内容容量有点偏大。其二,“like doing something” 这个句型是重点,要特别强调和训练。
王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都要频繁的对外交流,英语的听和说往往是交流的一大障碍。作为语言,它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承载,须得从小抓起。今天尹志文老师的满堂口语,再加上个人甜美的音色,的确很能吸引学生并达到训练听说能力的目的。当然,这是在她自己所教的班级授课,尹老师或许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刻意有往这方面训练的要求,但也要循序渐进,从开始有中文解释,然后逐步过渡到全堂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另外,尹老师在课前提示学生交笔友(pen-pal)须得谨慎,这点做法很好,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不可松懈。
课中游戏的采访环节(对话),一位男生说要将“话筒”递给旁边听课的教师,可是听课老师没反应过来。其实,我们作为听课者,不应顾忌会喧宾夺主,完全可以以配角的身份参与到一些活动当中,以推高课堂气氛,这样或许会使我们的课堂产生奇特的效果。
李校长:教师个人素质不错,教态老练、从容,对课堂的把控、机变能力较强;全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课的教学方向,也利于学生学英语时的听力训练,但因接手该班英语教学时间尚短平时训练还未到位故显得学生有些跟不上,但须坚持;语法教学应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而不应割裂开来有剥皮抽茧的味道;在“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上还不到位,演版占时太多,展台纠错、课堂小结环节均未呈现,记者采访等游戏形式教学显得放不开而没有激活课堂;还要加强“读”英语的训练。

尹志文教学反思
学校举行的公开课、讲课、评课结束了。这一次公开课使我收获良多,作为一名教师,公开课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提升的机会,感悟颇深。
我上的是六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一个课时“I Have a Pen-pal.”通过这次公开课,感受到上好一节课,如下环节不可忽视。
-
-
-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专研教学内容,把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都理解透,再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组织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全面。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习惯全英的上课环境,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
-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虽然是我在授课,但是真正要教的好,是要让学生更主动去接受这堂课的知识内容,而不是我一味的灌输。
- 要长期坚持我们学校推行的“阳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高效的接收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何来成果?
-
今天同行们对我这堂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知识讲解不足的地方:
-
-
- “动词+ing”可以参考龙弘老师的经典说法是,一个句子里面有两个动词会打架,所以其中一个要变。
- “动词+ing”的变化形式的第三种,要跟学生强调、讲明是双写辅音字母,再加ing。
- also跟too的位置摆放问题可以再次跟学生强调并加强理解运用。
- 可以深入扩展“like+动词ing”和“like+to do”的区别。
-
课程设计方面:
-
-
- 游戏设计安排方面可以更加开放一些,以缓解学生的拘谨状态。
- 导入环节可以先用第一人称,然后再用第三人称,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 游戏设计环节,可以多点单词练习,以便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
总体不足地方:
-
-
- 没有体现小组学习环节。
- 展台没有利用上,我们尽量多利用教室内的设备,以方便学生跟老师更生动形象的学习。
- 听力训练有待加强。
- 游戏活动还可以更加生动灵活一些,要多多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
最后,英语的学习属于语言的学习,中国学生在中文的语境里要流利地使用英文难免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老师应跟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英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听得懂并敢于说。交流顺畅,流利输出,才能达到了我们学好英语语言的目的。
关于刘倩老师的课堂评价
贺艳梅(七年级英语): 刘倩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丝毫不怯场,非常地自信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对于多媒体的使用非常娴熟,各种视频或者游戏都能穿插在PPT上播放,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脉络清楚,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循序渐进,很有逻辑性。建议在单词sofa和bookcase发音时不要带儿化音,在训练学生口语上教师要做好示范。
万宇(九年级英语):刘老师教学流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与学生互动性强,学生主体性得到落实,但还需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合理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陈瑶(九年级英语):刘倩老师课堂结构合理;重难点突出,全堂课能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还通过举手让老师判断学习效果。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互动性强。
文秋霞(九年级英语):缺少学生课堂练习展示环节;应多关注相对靠后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这部分学生也有发言机会。
曾慧婷(课改积极分子):语音优美,课堂规范;能及时表扬,及时检测和巩固;有特别设计教授听力的方法;课堂活动较多。建议:板书时注意大小写;学生听听力时教师不打断学生,以免干扰其注意力。
肖娜娜(课改积极分子兼英语教研组长):刘倩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流程通畅,各环节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几点建议:1、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要出现前紧后松现象。2、当堂训练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考虑。3、方位介词可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
王冉:学生升入初中后往往会因为学习科目增加和课程的难度增加,再加上老师的转换,英语课的学习热情会相对减弱。但是,这个问题刘倩老师在今天的晒课上还是处理的很好的,英文歌曲“送螃蟹回家”和“动物运动会”的游戏、“学生对话”等活动项目确保了英语学习的热度,目标达成度也不错。本节课的当堂训练还可以改进一下,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率。
李校长:教师衣着(一身正装)朴素整洁,教态大方有亲和力;课堂容量虽然单薄,但于七(6)班学情还显得吻合;课件直观性强,加之游戏式教学配上老师的亲和力使学生学得轻松、积极、参与度高;应去除学生演板环节,代之以课堂导学案练习呈现并用展台展示纠错,这样既省时效果也好,更切合“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堂课中的小组学习、课堂小结、听力训练均未呈现是为瑕疵。
刘倩的教学反思
2021年10月20日,有幸参加了我校义教部七年级“阳光高效课堂”的晒课活动。针对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内容较薄弱,主要教学内容为“on、in、under”三个方位介词以及句型“Where Is My School-bag?”、“It’s on/in/under...”。可在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适当复习以前学过的介词并拓展这些介词的用法。在本堂课中,导入部分我没有检验每一个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导致后面的“Pair work”环节部分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的情况。在之后的教学中,应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在练习巩固环节,我根据学生学情适当加入了两个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把控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掌握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好游戏难度,合理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情况。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的听力部分,我没有处理好听力1b,没有给学生复盘的时间。在听力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猜测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可以邀请几位学生根据1b的图片描述每一物品的具体位置,这样子处理提前为学生扫除了听力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速度和理解能力。
最后,在本节课的当堂训练环节,未将当堂练习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而是直接设置在课件上并让学生板演。以后我会提前将练习打印出来并分发给学生,练习完成之后及时展示学生的作业,并且邀请学生相互纠错,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本堂课结束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尚可,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如学生的英文书写的矫正问题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营造等。
常言道,“学然后知其不足,教然后知其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刻意注意课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尽快调整教学策略。
供稿:课改办公室 图片:英语教研组 编辑:张艺佳 审核: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