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简报》2021年秋 第十七期
上周召开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课改名师和课改积极分子会议,就如何提升校级层面晒课水平作了专门的探讨和研究。会上再次强调要落实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负责制和师徒捆绑管理制,要充分发挥这批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年轻教师围绕“阳光高效课堂”之“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核心理念开展备课和晒课。
周一语文组
文婕老师的晒课内容是《曹冲称象》第二课时(二年级)。
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
几点改进意见:
沈新明老师的课题是《荷叶 母亲》(七年级)。
从整体来看好几个亮点:
略微的不足:
周二数学组
颜艳婷老师的课题是“三位数的笔算加法”(三年级)。
本节课的课堂特点:
不足之处:
尹茜老师的晒课内容为“确定位置”(八年级)。
针对本节课内容不多的特点,尹老师基本是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先简单梳理确定位置的几种常见方法,然后进行当堂训练。就这节课大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周三英语组
文芳老师晒课内容是“Unit 4 What I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八年级)。
文老师的课堂特点有:
需要改进的地方:
龙艳红老师的晒课课题是“Unit 3. Part A. Let's spell”(四年级)。
英语组肖娜娜组长本周再次安排首届“课改名师”龙艳红老师晒课是有一定用意的,其目的是让年轻教师欣赏一下不同教学风格的名师风采。龙老师的教学理念通过一堂公开课完整地诠释出来了。
周四综合组
首先由胡桃玲老师推出了八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第二课时)。
这节课有如下优点:
本节课的不足:
需要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本周的多数晒课在经过备课组和教研组集体打磨后,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有很大的改观。
周一语文组
文婕老师的晒课内容是《曹冲称象》第二课时(二年级)。

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
-
- 重视读课文,读的方式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而且没有丝毫的拖音现象。
- 抓了文中的关键字“到底”、“才”的理解,还有关键句“大象-----,身子像------,腿像------,鼻子像-----”等比喻句的描写,以及重点段落曹冲称象过程中“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词,并进行了当堂练习。
- 课件大方,色彩鲜艳,易引起学生注意。
几点改进意见:
-
- 在分角色朗读时,要及时给予评价,表现好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声音太小的学生是不够自信,要多加鼓励。
- 曹冲与官员称象办法的优劣对比,要引导学生把话说透,不能仅从曹操的点头与摇头来判定。
- 教师提出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等问题,即使时间再紧,也不可由老师直接出示答案。
沈新明老师的课题是《荷叶 母亲》(七年级)。

从整体来看好几个亮点:
-
- 用谜语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正音正形和词语积累等环节,用时不多但进行的非常流畅。
- 十分重视朗读课文,有默读、分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还有适时的评价,指导了朗读技巧,也纠正了一些小错误。
- 文本解读比较细腻,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阅读分析、对话思考来逐条解答,对培养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有提高。
- 就文中插叙段落的作用继而拓展到了倒叙、顺叙,并对比了各种写作方法的特点。
- 要求学生就4-7自然段写到的“红莲”进行列表对比,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 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来调整教学,实乃一种教学机智。
略微的不足:
-
- 因为围绕文本阅读设置的问题过多,导致课堂的高潮没能随着文章最末的高峰句一起呈现,有点遗憾。
- 缺少了教师或个别学生对最后文段情感恰切的范读。
- 当堂训练还没有完整呈现出来。
周二数学组
颜艳婷老师的课题是“三位数的笔算加法”(三年级)。

本节课的课堂特点:
-
- 作为新教师,能做到教态泰然,语言干净利落,板书整洁大方,首先就具备了好教师的潜质。
- “自学指导”中要求学生就课件出示的资料和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开放思维。
- “小组讨论”能锻炼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闯关我最棒”中的四关,难度逐渐加大,注意了循序渐进原则,同时也有机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
-
- 教师演示了加法过程,还要用课件再重复演示一遍,显得多余。
- 课堂训练后,应多挑几位学生的练习来展示,便于发现更多的问题。
- 闯关游戏“猜猜我是谁”、“我是小侦探”两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仅从个别几个同学的回答来判断学情,而应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然后选代表来回答。
尹茜老师的晒课内容为“确定位置”(八年级)。

针对本节课内容不多的特点,尹老师基本是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先简单梳理确定位置的几种常见方法,然后进行当堂训练。就这节课大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
- 确定位置的方法即有序数对法、方位法、经纬度法、区域定位法,应要求学生知道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然后再对比一下各方法的优劣。
- 课堂练习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够,其后只选取一位同学的来投影,不能了解更多学生的学情。
- 当堂训练只是对答案,形式单一,不便发现更多的问题。
- 教学目标没有出示。尽管教学目标在整节课中只会出现那么很短的一点时间,但它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
周三英语组
文芳老师晒课内容是“Unit 4 What I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八年级)。

文老师的课堂特点有:
-
- 教师教态亲和,沉着自信,再配以流利而明快的口语,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
- 将1a的填表转换成课件中新的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影院中最喜欢的元素,然后用英语说出来,强化了说英语的训练。
- 分别在“Group Work”和“Pair Work”两个活动中设计
了听力训练,并能适时指导速记技巧,便于学生快速记录。
需要改进的地方:
-
- 课堂气氛的营造还有潜力可挖,如出示“苹果、汽车、天气”图片时,可要求学生分组用口语表达出来。绕口令活动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达不到推高课堂气氛的作用。
- 在听力训练时,关键词的听要使用停顿,给学生思考和辨识的时间。平时的课堂长期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听力水平定会逐步提高的。
龙艳红老师的晒课课题是“Unit 3. Part A. Let's spell”(四年级)。

英语组肖娜娜组长本周再次安排首届“课改名师”龙艳红老师晒课是有一定用意的,其目的是让年轻教师欣赏一下不同教学风格的名师风采。龙老师的教学理念通过一堂公开课完整地诠释出来了。
-
- 寓教于乐。音标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要求学生总结字母组合发音又是四年级的一个难点。龙老师设计互动游戏“Let`s chant”,师生一起跟着节奏反复拼读,一下就把课堂盘活了。后面的快速抢读和抢答,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 有效评价。长期坚持下来的小组评价模式,师生配合的十分默契,不用专门花时间去讲规则了。课后对本节课没有达标的小组进行单独过关,学生也很乐意,这样就关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了。
- 角色转化。教师在整节课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游戏的组织者、活动效果的评判者、学生遗漏知识的补充者。
周四综合组
首先由胡桃玲老师推出了八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第二课时)。
这节课有如下优点:
-
- 根据生物课实验多的特点,胡老师把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讲是可行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准确。
- 充分利用现有的导学案和资料,一样可以达到教学效果。
- 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用“科学小知识”的方式介绍我国的最新科技成果,以打开学生的学科视野。
- 将“标记实验”讲解透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且还有补充实验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
-
- 没有将我国人工合成淀粉这个科技成果的意义加以特别强调和拓展。
- 某些实验的细节没作一些说明。
- 留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够。
九年级彭金枝老师在八(6)班推出了“水的组成”一课。
亮点也较多:
-
- 引入语很有文学语言味道,能首先吸引学生注意力。
- 充分利用了导学案,并能通过展示台来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实验视频很清晰,有着极好的直观效果,教师可通过控制视频播放来引导学生观察某些实验现象的细节。
- 在观察水的电解反应之前,能要求学生猜想反应产物,并用所学知识设计产物的验证方法,这样营造的氛围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兴趣,也符合探究教学的普遍规律。
需要改进的地方:
-
- 整节课三次评价学生导学测练的方式都是逐个点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费时较多,耽误了后面的当堂训练时间。
- 关于氢气验纯和实验得到的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应该有专门的幻灯片画面展示出来,或者是教师用板书写出。
- 当学生提出“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之后,教师不可只关注自己的教学程序而忽视他们。其实,许多的精彩往往就是来自这不经意的一问。
- 关于“一变多”和“多变一”只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记忆和判别方法,具体在讨论某个化学反应时,还是要用完整概念去表述。
综上所述,本周的多数晒课在经过备课组和教研组集体打磨后,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有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