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致远学校

德育建设 / 国旗下讲话

唯有读书方宁静 最是书香能致远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刚才也表彰了积极借阅书籍的同学和班级,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国旗下跟大家讲一讲我和书的3个真实故事。

上个世纪90年代,物质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课外读物自然也是非常稀缺。如果谁的手上有一本精美的图画书,在同学当中会造成轰动效应。记得大约在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硬壳图画书,名字叫《一千零一夜》,里面讲述了很多充满异国风情的故事,像我们熟悉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等。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书中的图画,语言,对于一个正处在好奇心极度旺盛的孩子而言,充满了吸引力。我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由于第二天要赶紧还书,因为还有别的同学等着借阅,我不得不假装睡觉,偷摸在被窝里把它看完。

到了读初中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一位语文老师,虽然她很年轻,刚从大学毕业,但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会跟我们讲述一些跟课文有关的书籍和人物。她嘴里时常会蹦出或者充满诗意,或者充满哲理的句子,都是从各种书上看来的,这让成天坐在教室,被四堵围墙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我就像看到了光明。那些隽永的句子,如同黑夜里闪烁的星光,虽然微弱,却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召唤着人们去探究那浩瀚无边的宇宙,去认识那广阔而未知的新世界。

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我经常光顾湘赣大道和秀水大道交界处的新华书店,在那里有很多世界名著,像《三个火枪手》、《红与黑》、《复活》、《静静的顿河》等等。从摆放这些彪炳史册的著作前走过,把它们一一翻开,读上一段,就像在跟一个个大师对话,让人在浮躁的世界瞬间宁静下来,并在心底不断积蓄着探索生命的力量。

遗憾的是,以前出售经典读物的新华书店现在变成了幼儿园,但我那位不记得名字的语文老师后来考上了研究生,去了更大的城市,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我现在依然很感激她,在她的影响下,让一个处在青春懵懂时期的少年能够在经典的滋养下成长。

第3个故事发生在今年的7月份。7月中旬,我到南京参加一个培训。没多久,南京的禄口机场查出来有人感染新冠病毒,而我正巧在那个时候去过这个机场。于是,我被送到了县里的集中隔离点隔离了7天时间。在隔离期间,只能1个人待在一间废弃的病房,躺在一张窄小的病床上,没有人说话,也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好在,我在行李里装了3本书。在隔离期间,虽然没有办法跟人见面,但通过阅读,既可以回到久远的时代,也可以展望未来的世界,既可以同本国的人对话,也可以同外国的人交流。这样的一种状态,似乎是被囚禁的,却是自由的;似乎是孤单的,却是热闹的;似乎值得同情,却是乐在其中。

南宋著名诗人、藏书家尤袤也有这样的体验。他如此描述自己和书的关系:“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教育了。”

新教育的创始人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老师们,同学们,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采掘不尽的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在此,我呼吁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完了写下来,讲出来,让读书成为我们三湾人的生活方式,让三湾人的校园每天都浸润在书香中。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

校长 郭素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