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读书是提升自我最好的方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手不释卷,一定是品尝到了书籍带来的诸多好处。接下来我将结合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三本书,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
所谓认知,就是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以及背后的逻辑。认知觉醒,就是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接受新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关于这一点,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给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悟到一个道理,生活应该简单,应该区分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想要的未必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当我们把想要和真正的需要混为一谈的时候,会让我们忙乱,没有目标。
其实,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不多,世界上很多做出了重大创新的人,在生活中往往非常简单。比如,乔布斯每次苹果手机发布会,都是一件黑T恤加蓝色牛仔裤;巴菲特的午餐就是汉堡加可乐;特斯拉的马斯克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垫,连床也没有。正因为他们对生活中做了很多减法,才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新和更重要的事上。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求学生穿校服,既可以避免因找衣服浪费的时间,也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以及因攀比带来的精神内耗,从而把时间、精力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
读书可以点燃我们追梦的激情
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这本小说用一种很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本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天,竟然毫无征兆地“抛妻弃子”,去到异国他乡追逐自己的绘画梦想。虽有人试着将他劝返,最后都无功而返。
当问起他为何如此绝决的时候,他这样回答:“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后来明白了,这种精神力量就叫做“使命感”。任何一个拥有使命感的人,都会做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事,并且会不知疲倦地、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他所选择的事业当中去。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很多榜样人物的选择,也会被他们的选择所感染,进而带着同样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无论这样的工作有多平凡,只要带着使命感,就能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读书可以激励我们追求卓越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的公司,同时还以87岁的高龄跨行业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航空公司,让这家公司扭亏为盈,他的名字叫稻盛和夫。
他在《干法》这本书里描述了自己成功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取得成功的秘密。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总结出一个成功法则,即成功=思维方式×热情×努力
他所说的努力是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坚持到把事情做成,不管这个过程遇到多大的困难,决不放弃。
他经常用一句话来激励员工,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当员工抱怨命运不公,环境不利的时候,他会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没有,就停止抱怨,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扎实的工作开始。
关于卓越,他说“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才能达到卓越。”这让我想起了在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一位校长,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原北京第11中学李希贵校长讲的一句话:你必须不断奔跑,才能保持原地。
这种追求超越的价值观深入到我们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有一条横幅,上面写了一句话:我今天可以比昨天厉害一百倍。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但那只代表过去,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只要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坚持下去,积累下来,每个人的变化都会是惊人的。一定要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迈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原地。
结语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读书和成功有什么关系呢?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功的思维方式、投入一项工作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而这三个要素是成功所必备的。
如果我们能将书中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哲理、体验到精神力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有声有色,生活也会有滋有味。
供稿:郭素琴
编辑:宣传部
审核:郭素琴